手机壳黑榜发布 水钻闪粉铅超标1550倍!
手机保护套也称手机壳,是我们每天高频使用和接触的物品,儿童也会玩耍甚至入口咬噬。调查显示,九成用户使用塑料保护套,而塑料制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。
日前,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区消委会等单位,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对塑料手机壳进行试验,共同对线上线下热卖的28个品牌30款手机壳进行了比较。
试验结合消费者实际使用场景,参考欧盟的REACH法规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(POPs)等相关标准,对消费者关心的化学安全问题进行测试。此外,鉴于消费者在使用手机壳的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发黄变色的问题。因此,本次比较试验还采用ISO 4892-3标准对样品进行老化测试,检验样品是否容易发黄变色。
苹果、小米手机壳上“黑榜” “水钻闪粉”铅超标1550倍
检测结果发现,23款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,201项化学物质测试中,没有检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,占比近八成。但是,有5款手机壳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,且检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出了标准限值的要求,包括一些大的品牌,如苹果、小米等。超出限值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、塑化剂、铅含量上。
其中,一款女生喜爱的“水钻闪粉彩膜”保护套铅含量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。此外,11款手机壳老化测试结果未达到4级,易发黄变色。
测试结果总表
备注:没有检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测试项标记为“√”。
1、老化测试
11款手机壳易发黄变色,老化测试结果在4级以下(等级越高越好),易发黄变色保护套八成以上为透明材质。
2、化学测试
每款样品检测201项化学物质,其中5款样品的化学测试检测结果超出限值,均为不透明保护套。
苹果手机壳多环芳烃含量为94mk/kg,超出标准单项限值近50倍。
小米手机壳增塑剂含量为0.17%,超出了限值(0.1%)要求。
跃宁手机壳多项化学测试结果超出标准限值,其中透明“粉色水钻”中的铅含量为155000ppm,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。
消费提醒:手机壳可能越美越有“毒”
1、购买正规渠道的有品牌的手机壳;
2、手机壳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,请勿入嘴咬噬;
3、透明材质的手机壳可能更容易发黄变色;
4、透明材质的手机壳相对更安全;
5、警惕闪粉水钻手机壳,越漂亮的手机壳可能越有“毒”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推荐阅读:湖南汽车网
滚动内容
-
手机壳黑榜发布 水钻闪粉铅超标1550倍!
企业 · 2021-01-29
-
流沙手机壳竟可致毁容,已有公司召回27.5万件,快看
企业 · 2021-01-29
-
寻求重生?海外市场才是手机厂商的新机会!
科技 · 2021-01-29
-
该不该换手机?商家设定的使用寿命,你超过了吗!
企业 · 2021-01-29
-
新版本7.0《全民奇迹MU》重生印记初探!
资讯 · 2021-01-29
-
锤子T2系统怎么样 SmartisanOS 2.5评
科技 · 2021-01-29